【色母粒产业网】11月22日消息,在19日下午举办的2024化工新材料(天津)发展论坛——烯烃衍生品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蹇锡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题报告。他围绕传统工程塑料的诸多局限性,如耐高温与可溶解性难以兼具、合成难度大、成本高昂等,详细阐述了其团队在新型杂环高性能工程塑料领域的研发进展。蹇院士介绍,他们开发的新型材料不仅成本降低了30%至50%,而且耐热等级高、综合性能优越,更重要的是,其结构和性能易于调控,可通过热成型或溶液加工方式制备,极大地拓展了应用范围。
这些新型工程塑料已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多项性能指标甚至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的空白。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蹇院士的团队并未止步于此,他们正致力于将这一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广泛的聚合物体系,并向着更高的耐热性能指标发起冲击。在论坛现场,蹇院士还亲自展示了碳纤维增强新型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的样品,其独特的可弯折性和类似金属的敲击声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蹇院士的质朴与谦逊也深深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科研工作者应有的初心与坚持。无独有偶,ACMI化工新材料在与某锂电添加剂龙头企业的董事长交流时,也感受到了这种质朴无畏的精神。该董事长回忆道,在企业初创时期,为了证明新产品的安全性,他甚至不惜亲自品尝添加剂,以顺利通过安检。如今,这位企业家已身家过亿,但仍保持着对新材料的好奇心和对学者的敬畏之心。
这些老一辈学者和企业家的故事,不仅是对科研精神的传承,更是对年轻一代的激励。在科研和技术领域,失败是常有的事,但正是这些失败铸就了成功的基石。秉持初心、勇于攻关、不断突破,才是个体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正如蹇院士所展现的那样,产业的转型与进步离不开技术革新的推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科研工作者们的默默付出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