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3月6日消息,近日,国际知名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集团,为纳琳科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EG75汽车窗膜颁发了蓝光衰减性能验证标识。这一权威标识的获得,标志着纳琳科汽车窗膜在蓝光防护方面达到了国际安全标准,为该产品进军全球市场铺平了道路。在随后举行的中国国际汽车用品展览会上,该产品首次亮相便赢得了广泛好评。
纳琳科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是上海纳琳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在海门设立的生产基地。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纳琳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材料领域深耕多年,其研发的脂肪族TPU汽车漆面保护膜、PET功能型薄膜等产品,在汽车、新能源、光电、工程塑料、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纳琳科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则专注于PET功能型光学薄膜纳米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具备雄厚的研发和生产实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设施的日益完善,汽车已成为众多家庭的必备交通工具。然而,交通设施照明灯、汽车大灯等设备释放的蓝光,却给驾驶者带来了“隐形负担”,对驾驶安全构成威胁。经过两年多的研发努力,纳琳科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去年成功推出了一款防护蓝光的EG75汽车窗膜。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德国莱茵TÜV集团的认证流程极为严苛,从实验室测试到场外模拟各种场景,该产品经过了8个多月的全面测试论证。结果显示,该窗膜对可见光全波段380-780纳米范围内的有害蓝光阻隔率高达84.71%,且在有害蓝光波段范围内的峰值能量衰减比率更是高达96.81%。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该产品不仅实现了广谱蓝光防护,还对危害最大的高能短波蓝光实现了精准阻隔,既保障了行车视野的清晰度,又将人眼损伤风险降至最低。
上海纳琳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唐璇表示,这款汽车窗膜还得到了医学专家的高度评价。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李文生教授指出,长期暴露于电子设备和LED光源的高能短波蓝光,可能会导致视觉疲劳、视网膜损伤和生物钟紊乱等问题。他呼吁大家科学用眼、主动防护,而纳琳科研发的防蓝光护眼窗膜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保护眼睛健康。
德国莱茵TÜV集团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总经理刘喜强也认为,纳琳科新研发的防护蓝光EG75汽车窗膜推动了行业的升级,使汽车窗膜从传统的“基础遮光隔热”功能,迈入了“健康防护”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