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3月28日消息,在3月21日举办的“中国国际塑料产品‘为了回收的设计’”研讨会上,塑料回收再生企业纷纷发声,指出了阻隔瓶在回收再生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以市面上常见的某款茶饮类PET瓶为例,经过高温烘烤回收处理后,PET材料极易发生变色,严重影响再生材料的品质。
再生企业还反映,某款常温奶制品的包装虽然采用了聚酯类材料,但由于其瓶身设计了ABA夹层阻隔结构,导致下游化纤企业在加工过程中无法顺利拉丝,大大降低了该包装材料的再生利用价值。
这些问题凸显了从塑料制品设计源头规范可回收再生性的紧迫性。为此,国家推出了《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第1部分:PET》和《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第2部分:HDPE》两项标准,旨在从下游回收再生企业及应用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塑料制品的可回收再生设计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2024年底,国家四部门联合发布了《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废旧塑料领域的标准体系将更加完善。作为原材料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废旧塑料的标准化建设对于推动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一系列相关标准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中,包括《塑料 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通用要求》、《塑料 再生塑料 第4部分:聚烯烃混合物材料》等,涵盖了PET、HDPE、PBT、PMMA、PPE等多种塑料材料。这些标准的编制不仅为塑料制品的回收再生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相关企业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空间。欢迎有意向的单位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塑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