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突破!混合塑料垃圾变身高值化学品​

   时间:2025-06-30 来源:色母粒产业网发表评论

【色母粒产业网】6月30日消息,北京大学科研团队在混合废塑料回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教授与王蒙副研究员团队开发的新型核磁共振识别技术,成功实现了对复杂混合塑料的高效分选与高值化转化,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该技术通过二维固态核磁共振精准识别塑料中的关键官能团,结合多步骤正交化学反应路径,可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等7类塑料转化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酯等高附加值化学品。在实验中,研究团队成功处理了含有印刷颜料、染色剂等杂质的20克真实混合塑料样品。

"这项技术的突破性在于其普适性。"马丁教授表示。不同于传统方法只能处理单一塑料,新技术可适应石化、纺织、汽修等多个行业产生的复杂塑料废弃物。研究数据显示,该方法对含有多达30%杂质的混合塑料仍保持高效转化能力。

目前全球每年产生超过4亿吨塑料垃圾,传统物理回收率不足10%。这项研究为解决"白色污染"提供了全新思路,其产物价值较传统回收方式提升5-8倍。业内专家认为,该技术有望推动塑料回收产业从低端分拣向高值化利用转型。

北京大学表示,团队正在与企业合作推进技术产业化,预计3年内可建成示范生产线。该成果不仅为混合塑料回收提供了科学解决方案,也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关闭
色母粒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1130-365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