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8月7日消息,作为中国食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伊利在2022年全面发力“零碳”目标,致力于打造中国食品行业的“零碳工厂”和推出首款“零碳”产品。伊利还积极建立“零碳联盟”,并成功完成3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为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的目标不断迈进。
据了解,伊利采取多重措施来实现包装的可持续应用。其中,伊利正在逐步消除PVC和EPS等不环保的包装材料,并采用更环保的聚酯/聚烯烃材质作为替代。此外,伊利还开发了高耐温BOPP+低起封温度PE组合方案,实现复合膜材质的100%回收,从而降低碳排放60%以上。借助高阻光功能标签和高阻隔功能母粒技术相结合,伊利成功减少PET瓶身添加剂的用量60%,有效推动PET类包装的高值回收。
在可持续包装材料和技术的发展方面,PET材料循环再利用也成为伊利的关键着力点。伊利积极推动旗下产品如金典、安慕希等的废旧瓶身回收再利用,并将其用于相关产品热收缩标签的应用研究。据称,热收缩标签再生原料含量高于30%,有助于降低碳排放30%以上。可见,实现产品包装的全面可持续应用是伊利“零碳未来”的重要攻关方向之一。
伊利以“零碳”为目标,着力绿色包装创新,致力于推动中国食品行业向更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减少碳排放和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伊利将继续不断拓展减碳实践,为实现“2050年前全产业链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不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