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0月10日消息,抚顺石化公司宣布,他们成功完成了3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国产助催化剂的试用工作,这标志着在催化剂国产化领域再次取得了新突破。
催化剂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被誉为“化工芯片”。抚顺石化公司一直在致力于催化剂的国产化技术攻关,并在工艺优化和技术突破方面持续努力。他们与国内催化剂厂家和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共同构建了技术创新的大环境。在确保产品质量和装置稳定的前提下,抚顺石化公司已经成功实现了45万吨/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和3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全系列产品催化剂的国产化替代。
据了解,抚顺石化公司一直在积极探索国产助催化剂给电子体的进口替代方案,推动聚丙烯拉丝料和膜类给电子体国产化试用和替代工作。今年7月,他们成功实现了聚丙烯拉丝料助催化剂的国产化替代;而在9月份,又开始了聚丙烯膜料助催化剂的国产化试用工作,为催化剂的国产化替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通过使用国产助催化剂给电子体生产膜料,抚顺石化公司不仅能够缩短采购周期,还能够降低采购和生产成本。据初步估算,每年生产20万吨膜料产品的装置可实现年增效260万元。
抚顺石化公司的这一成就不仅对公司自身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我国石化产业的自主创新和提升竞争力,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