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0月25日消息,山东德州于10月21日成功举办了2023年首届钛白粉行业创新及发展年会,会上,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毕胜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了中国钛白粉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毕胜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的钛白粉工业迈向强国之路必须适应国际潮流,加速淘汰陈旧产能,鼓励先进产能的兼并与重组,以显著减少生产商的数量。他认为,行业的结构性改革是唯一出路,因为当前多达数十家企业共同竞争的局面难以实现健康长期的发展目标。
据钛白粉联盟秘书处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中国拥有全流程型生产条件的钛白粉生产商43家。其中,仅有2家采用纯氯化法工艺,3家同时采用硫酸法工艺和氯化法工艺,其余38家则采用硫酸法工艺。
毕胜指出,生产商数量逐渐减少,但单个生产商的规模逐渐扩大,这与国际钛白粉工业的发展趋势相符。除中国外,全球范围内的钛白粉生产商仅有10多家,工厂数约为17-18座,综合产能为350万吨/年左右。然而,到2022年,中国已有40多家全流程钛白粉生产商,综合产能达到470万吨/年。这一趋势将继续扩大,导致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恶化。
毕胜还指出,目前有多个现有钛白粉生产商正在进行扩建或新建项目,到2023年底,全行业的生产总规模将达到550万吨/年左右。此外,中国的钛白粉产能可能会在2023年达到610万吨/年左右,占据全球钛白粉总产能的大部分。
针对钛矿原料供求失衡问题,毕胜表示,中国的钛矿原料产地有限,且进口矿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可能会导致供应不足。
毕胜强调全行业必须重视产品品牌建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密切关注新一轮的产业政策。他指出,尽管中国在钛白粉生产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