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消息,近日,位于四川巴中市通江县的年产40万吨超微细碳酸钙粉体材料项目已正式投入生产。该项目总投资高达3亿元,被列为巴中市2022年度十大招商引资项目之一,这标志着通江县在超微细粉体材料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该项目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目前,一期工程已圆满竣工,一型产品配备了两条生产线,年产能力达到10万吨。今年内计划推进二期项目,预计二型产品设备(年产能15万吨)将顺利投产。待三期项目全面完成后,整体年产能将达到40万吨,有望成为川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新型超微细粉体材料生产基地。
超微细碳酸钙在橡塑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常见的填充剂,碳酸钙因其低廉的价格、广泛的来源以及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使用。在聚氯乙烯(PVC)中,碳酸钙的加入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改善加工性能和制品性能,如增强难燃性、耐酸碱性和防潮性。在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中的应用也同样广泛,能有效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并降低成本。
此项目的投产将对周边橡塑企业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它将大幅降低方圆三百公里内橡胶、塑料等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升这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作为高性能的填充剂和改性剂,超微细碳酸钙粉体材料将显著提升橡塑产品的各项性能,如耐磨性和耐热性。
四川这40万吨超微细碳酸钙项目的成功投产,无疑为通江乃至整个川东地区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橡塑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未来,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橡塑工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