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7月31日消息,在青岛莱西的海尔智家首座家电再循环互联工厂展厅内,一件独特的雕塑作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件雕塑以莫比乌斯环为灵感,象征着“回收-拆解-再生-再利用”的无限循环过程,而这座工厂正是这一理念的完美实践,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负碳”工厂,接起了循环经济的关键一环。
走进这座工厂,最大的反差感让记者印象深刻。作为处理废旧家电的工厂,这里却无烟无尘,没有难闻的气味和噪音,只有整洁有序的智能化产线和设备在高效运转。废旧冰箱在这里开启了它们的新生之旅。经过一系列自动化工序,冰箱被拆解分选出铜、铁、铝、玻璃、塑料等二十多种材料。其中,金属材料被售往冶炼工厂进行再利用,而塑料则进入再生车间,经过破碎清洗、再生造粒等工序,最终变成碎片状和颗粒状的再生塑料材料,整齐地打包码放。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海尔再循环互联工厂不仅在环保处理废物和再生材料技术上做出了多种创新,更在经营模式上实现了突破。长期以来,正规家电回收拆解企业面临盈利难题,但海尔再循环互联工厂却将“再生”作为落点和利润来源,明确生产高端循环新材料,升级打造了行业最先进的塑料清洗分选和改性造粒产线。目前,海尔智家已研发生产出行业内品质、稳定性领先的PCR循环新材料,包括循环标准片料、循环标准粒料、循环标准改性料和循环定制改性料四种,纯度可达99.9%,物性近乎0衰减。其产线不仅解决了再生料的黑点、杂质、异味等行业难题,还能定制化满足家电、汽车、玩具、高端箱包、OA办公等多领域的高端再生材料需求。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再循环产业正逐渐成为新的热点。我国已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废旧家电的回收和处理,增加再生材料的供应。而海尔智家作为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正积极布局再循环产业,致力于打造一张“绿色名片”。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再生材料有望在更多领域替代传统材料,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然而,目前再循环行业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