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8月2日消息,近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关于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中化泉州100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变更节能审查的意见,标志着该项目在节能审查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据悉,此次变更涉及多个装置的建设调整。其中,乙烯装置、对二甲苯(PX)装置、高密度聚乙烯(HDPE)装置等多个核心装置的建设规模保持不变。同时,项目也取消了轻烃回收装置、2-丙基庚醇装置等部分原计划建设的装置,显示出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的灵活调整和优化。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除了取消部分装置外,项目还对炼厂干气预精制装置、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EVA)装置等进行了建设规模的调整,并新增了聚丙烯(PP)装置、环氧丙烷/苯乙烯(PO/SM)装置等多个重要装置。这些变更旨在进一步提升项目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多样性,满足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变更后的项目总投资达到329.2亿元,达产后将新增年加工原油300万吨及年产100万吨乙烯、80万吨PX、40万吨HDPE等多种产品的生产能力。这将进一步提升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地位,为公司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此前,中化泉州曾于2023年2月发布了“中化泉州150万吨/年乙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信息公示,并在随后对项目进行了调整,重新发布了“中化泉州100万吨/年乙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这一系列的动作表明,中化泉州在推进乙烯项目的过程中,始终注重环保和公众参与,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可持续的化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