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8月7日消息,近日,宜昌姚家港化工园内,枝江三宁化工的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正式宣告投产。这一盛事标志着三宁化工在其百亿级项目上的又一重大突破,该项目总投资高达145亿元,占地面积1588亩,是湖北省“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推进项目,自2022年6月正式开工以来,一直备受业界关注。
该项目的投产,不仅意味着三宁化工成功利用自产的氨、氢气、硫酸等上游原材料资源,更标志着其已形成一条从己内酰胺延伸至尼龙6和尼龙66的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正式迈入“化纤”纺织这一全新赛道。这一产业链的完善,无疑将为三宁化工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目前,该项目的八大主要生产装置已陆续投入运营,硫酸装置已成功产出浓度为98%的工业硫酸,项目终端车间也已顺利产出达到国标双A标准的纺丝产品。预计在本月中下旬,将产出己内酰胺和尼龙6等主导产品。待项目全面达产后,其年产能将达到40万吨己内酰胺及聚酰胺切片、20万吨聚酰胺差别化新材料纺丝以及20万吨尼龙66等产品,为市场带来更为丰富的化纤纺织原料选择。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核心装置工艺是三宁公司历经十年自主研发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这一创新工艺有望将己内酰胺的生产成本再降低1000元/吨,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双氧水装置和硫酸装置也有望成为细分行业中的首个无人操作的黑灯工厂,引领行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迈进。
在项目终端的纺丝车间,与传统纺织车间的高温、噪音环境截然不同。这里恒温保持在22摄氏度,环境凉爽且安静。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车间引进了先进的智能化技术装备,实现了从清板、落筒到丝饼的运输、取放、上线、裹膜、落包、打包、缠膜、入库等整套操作工序的自动化,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