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0月12日消息,在化工行业中,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其衍生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一滴原油便能衍生出众多产品,如汽油、柴油以及各类化工原料,进而制成化纤、塑料、药品、清洁用品等,种类繁多,远超万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锂电池的能效成为了衡量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而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四大组件”之一,其性能对锂电池的综合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日,扬子石化在锂电池隔膜料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扬子石化科研开发团队成功研发出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电池隔膜料,这是目前国内市场上综合性能最优的隔膜材料之一。该材料正是从石油中衍生而来,但要从聚乙烯转化为锂电池隔膜料,还需满足一系列特殊的指标要求。在扬子石化塑料厂,这种白色的粉状聚乙烯电池隔膜料看似普通,实则蕴含着高科技含量。
锂电池隔膜的厚度通常仅有3至20微米,且分布着大量的纳米级微孔结构。如何设计出合适的颗粒形态以确保其溶解效果,对聚乙烯材料的开发和生产提出了极高的挑战。此前,国内隔膜企业所用原料一直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为打破这一困境,扬子石化研究院自2014年起便开始了聚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料的研发工作。
经过数年的技术攻关,扬子石化于2017年首次成功生产出锂离子电池隔膜专用聚乙烯YEV-4500。经分析检测,该产品的性能已达到进口产品的质量标准。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使扬子石化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开发锂电池隔膜料的生产企业。然而,在市场推广上,扬子石化却面临了诸多困难。由于很多厂家的设备、产线都是进口的,配套使用进口料产品,因此不愿尝试新产品。
但随着国内隔膜市场的变化,进口料的高价让一些隔膜生产厂家开始寻求替代品。此时,扬子石化迎来了机遇。经过近20轮的不懈努力和提升,扬子石化终于在2019年年底获得了客户的“订单确认函”。随着市场开拓的取得突破,产品种类也在不断丰富。去年,扬子石化完成了第二套锂电池隔膜料后加工生产线的投用,后加工能力达到7万吨/年,全年累计产销锂电池隔膜料2.4万吨,创下了历史新高。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预计2025年全球隔膜需求将达377亿平方米,对应年均增速将达29%。此外,锂电池隔膜料还广泛应用于移动电源、航天航空、消费数码、电动工具、轻型动力等领域,需求场景日益丰富。目前,扬子石化正锚定“基础+高端”的发展方向,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并建立产学研创新联合体。今年以来,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开展技术攻关,聚乙烯锂电池隔膜料的产销量实现了大幅增长。一季度,锂电池隔膜料产量同比增加147%,销量同比增加183%,均创下了历史同期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