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院乙烯基弹性体一次试车成功!

   时间:2024-11-18 来源:色母粒产业网发表评论

【色母粒产业网】11月18日消息,北京化工研究院天津科学试验基地传来喜讯,其多功能溶液聚合中试装置成功实现全流程贯通,一次性开车取得圆满成功。该中试装置依托北化院自主研发的溶液聚合技术,并运用了自主研制的催化剂,成功制备出一系列乙烯基弹性体新产品,为新材料技术的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撑平台。

在此次开车过程中,新产品开发所、天津科学试验基地以及安全环保部等多部门紧密合作,共同面对时间紧迫、操作经验不足、设备仪表磨合等多重挑战。经过团队的精心准备与全力以赴,最终实现了催化剂进料仅半小时即建立反应,并在11小时后成功打通全线流程,达到了理想的开车状态。这一成果不仅充分展示了北化院科研人员的责任担当与创新实力,也彰显了其卓越的技术水平。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EPOE)作为新材料领域的佼佼者,其研发与产业化工作正在国内多家单位顺利推进。其中,东明石化采用中科科乐技术,已于今年7月成功完成了5000吨/年中试项目的封顶工作,预计年内中试项目将正式投产。EPOE的合成基础在于特殊催化体系下诞生的独特软硬段结构,而国内最早从事EPOE开发的则是中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陈教授团队聚焦新型过渡金属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以及烯烃与极性单体的聚合与共聚研究,成功开发了具有非对称结构的α-二亚胺配体的镍催化剂。

这种镍系金属催化剂在乙烯聚合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链行走”特点,能够不断生成不同长度的支链,从而仅以乙烯为单一原料实现POE的生产。中科科乐的镍系催化剂,特别是具有叔丁基取代的不对称二亚胺镍催化剂,通过调控配体结构,可设计出一系列具有不同位阻效应的镍催化剂,进而对聚乙烯支化度进行精准调控。基于该催化剂制备的E-POE材料,不仅性能优异,且生产成本低廉,有望实现高端聚乙烯弹性体的国产替代。

目前,虽然E-POE的性能展现出一定优势,但其应用前景仍需经过产业化验证确认。不过,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乙烯基聚乙烯弹性体在光伏封装、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线电缆、建筑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关闭
色母粒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1130-365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