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科院发力新材料,PEN单体中试装置建设加速

   时间:2024-11-27 来源:色母粒产业网发表评论

【色母粒产业网】11月27日消息,中国煤科旗下的煤科院近日成功通过了“聚酯PEN材料单体煤基2,6-萘二甲酸中试验证”的基础设计审查,这标志着其“聚酯PEN单体年百吨级中试项目”已正式迈入实施阶段。经过煤科院技术团队长达6年的不懈努力,他们成功研发出国内外首套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合成煤基2,6-萘二甲酸的新工艺及装备,并获得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评价的高度认可,其中还包括中国科学院徐春明院士等权威专家的点赞。

这一突破性的成果不仅为PEN材料的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和低碳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聚萘二甲酸二甲酯(PEN)材料,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功能性材料,在5G通讯、光伏、氢燃料电池膜电极以及航空航天和原子能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长期以来,其关键单体2,6-萘二甲酸(2,6-NDA)的制备技术一直被国外所垄断,这严重制约了我国PEN产业的发展。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综合利用效能的指示,以及国家相关部委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煤科院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清洁低碳,从源头创新工艺,成功突破了煤基2,6-萘二甲酸的合成制备技术。他们建立了年吨级煤基PEN单体全过程制备平台,并形成了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合成煤基2,6-萘二甲酸的新工艺及装备。为了加快成果转化,相关院士专家建议结合工程放大效应与培育下游产品开发,加速推进PEN单体百吨级中试示范装置的建设。

在构建全产业链协同格局方面,煤科院针对煤基PEN材料关键单体技术路线进行了紧密规划。他们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布局,目前已取得国内授权专利20余项,并申请了国际PCT专利。同时,他们还开发出2,6-萘二甲酸的国家标准样品,填补了国内PEN单体高纯样品的空白。基于小试平台自主开发的产品与国外产品进行了对标评测,用户反馈显示产品外观均一、单体纯度已达进口水平且性能相当。

目前,该项目正处于百吨级中试装置建设的关键时期。煤科院将继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致力于塑造煤炭高值转化产业链并发展特种高端新材料。他们有信心将我国的煤炭储量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并推动我国高端材料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关闭
色母粒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1130-365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