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2月2日消息,云南省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坚实的产业基础,正将新材料产业作为推动产业强省的12个核心领域之一进行深度培育。当前,新材料产业已在云南省内的8个州(市)及10个工业园区内广泛布局,构建起了以稀贵金属、钛基、锡基材料以及新能源电池为主导,同时带动稀土、化工等其他新材料协同发展的多元化产业生态。据统计,该产业的产值已从2021年的大约60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接近1000亿元,实现了显著的增长。
在技术创新方面,云南国钛于楚雄地区成功产出国内首炉转子级海绵钛,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海绵钛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得到了有效攻克。同时,保山地区的混合稀土氧化物加工项目也顺利投产,这不仅填补了云南省在稀土产业上的空白,也预示着云南省在新材料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外,众多科技成果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其中自主研发的大容量铝基铅炭长时储能电池更是成功迈出了海外出口的第一步,展现了云南省新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云南省正以昆明高新区为核心,着力打造稀贵金属催化剂、稀贵金属高纯材料及信息功能材料两大产业链。而在武定、禄丰等地,钛产业已形成了从钛矿采选到钛精矿、钛白粉、海绵钛,再到钛材加工贸易的完整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滇中稀贵金属产业集群和楚雄绿色钛产业集群,为云南省新材料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