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2月19日消息,近期,多个国家纷纷对中国产品及外国跨境电商平台实施税收新政或调整关税,此举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
美国方面,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近日发布声明,宣布将从2025年1月1日起,对自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硅片、多晶硅以及部分钨产品提高进口关税。其中,太阳能硅片和多晶硅的关税税率将大幅提升至50%,部分钨产品的关税税率也将上调至25%。美国政府表示,这些产品在多个关键行业有着广泛应用,因此采取此举旨在保护国内产业。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美国首次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加征关税,此前太阳能电池的关税税率已经从25%翻倍至50%。
与此同时,沙特也宣布了对中国产品的税收新政。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沙特将从2024年12月3日起,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磺化萘甲醛(SNF)征收18.12%至34%的反倾销税,该决定旨在保护沙特国内产业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侵害。磺化萘甲醛作为混凝土改进剂,在中东地区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因此沙特的这一举措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墨西哥方面则针对外国电商平台实施了新的税收政策。自2025年1月1日起,所有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商品的外国企业,包括SHEIN、Temu、Amazon等,都将被征收16%的增值税。这一政策旨在增加墨西哥政府的税收收入,并加强对外国电商平台的税务监管。
此外,越南、欧盟、泰国和印尼等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对中国产品或外国跨境电商平台的税收新政。越南议会通过税法修正案,取消了低成本进口商品的免税政策,并将于2025年7月1日实施新增值税。欧盟则考虑对跨境电商平台的包裹激增采取措施,可能征收新税及行政处理费。泰国财政部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实施100%检查,以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印尼政府则联合多个部委和机构,针对非法进口产品展开整顿行动,并计划对进口陶瓷产品征收高额保障性关税。
这些税收新政和关税调整举措无疑将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动态,及时调整出口策略,以应对可能的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