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月22日消息,日本帝人集团近日通过其子公司帝人芳纶宣布,将关闭荷兰阿纳姆的芳纶纤维生产基地,以此作为一系列成本节约措施的一环。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特别是来自亚洲市场的压力,帝人芳纶认为这些措施对于公司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帝人集团在荷兰、日本和泰国分别运营着三家、两家和一家生产工厂。
芳纶,这种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材料,是芳香族聚酰胺的统称。其特点在于,85%以上的酰胺键直接连接在苯环上,形成长链合成的聚酰胺材料。芳纶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间位芳纶、对位芳纶等类型,其中间位和对位芳纶应用最为广泛。间位芳纶以优异的热稳定性、阻燃性、电绝缘性等特性著称,而对位芳纶则以其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和耐高温性能闻名,其拉伸强度更是钢丝的6倍。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2024年全球芳纶名义产能约为16-17万吨,需求量约为12-13万吨,中国芳纶产能在全球占比已超过30%。在全球产能格局中,杜邦位列第一,帝人紧随其后,泰和新材则位居第三。间位芳纶产能方面,杜邦领先,泰和新材次之,帝人排名第三;而对位芳纶产能,杜邦仍居首位,帝人位列第二,泰和新材第三。从专利角度来看,1960年至2024年间,全球芳纶专利申请量达到24817件,专利技术已步入成熟期。在此背景下,杜邦和帝人等企业正通过优化产品、提高效率、布局新技术等方式,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在专利技术方面,杜邦更注重提升产品的舒适性和耐磨性,而帝人则侧重于增强产品的阻燃性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