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3月16日消息,上海纳琳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纳琳威)在全球车衣市场的份额正持续攀升。3月13日,纳琳威创始人、董事长肖琳在位于上海闵行区的公司总部,向包括界面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透露了这一信息。
作为纳琳威的核心产品之一,汽车漆面保护膜(即车衣)在市场上表现出色。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上海科技创新企业,深耕纳米新材料领域,已形成了脂肪族TPU汽车漆面保护膜、PET功能型薄膜、功能纳米涂料、功能纳米改性母粒四大业务板块,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纳琳威目前正在积极拓展航空膜等高端领域。去年,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公司合作,共同创立了飞琳科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专注于大飞机航空膜的研发与制造,正式迈入航空减阻膜领域。
肖琳表示,纳琳威在2021年制定了15年的长远规划,目标是在2036年成为一家生态型材料企业,加速膜材料全产业链的培育和发展。在车衣领域,纳琳威不仅牵头制定了国家行业标准,其位于江苏南通的TPU漆面保护膜生产基地月产能更是高达300万平方米,成功实现了进口替代,被誉为“隐形车衣超级工厂”。
肖琳指出,近年来国内车衣行业发展迅猛,在纳琳威等本土企业的推动下,车衣装贴率实现了170倍的增长,从2016年的0.1%跃升至2024年的17%。
同时,纳琳威也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肖琳介绍,公司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全球化战略,采取“先业务后制造”的策略,先通过建立全球业务网络积累市场经验,再聚焦制造本地化以提升竞争力。目前,纳琳威的海外业务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纳琳威的海外制造基地也在建设中。位于美国洛杉矶的首个海外生产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将主要生产隐形车衣和真漆车衣两款产品。肖琳透露,洛杉矶工厂分两期建设,一期工厂投入约2000万美金,预计2026年投产。
谈及选择美国作为海外首站的原因,肖琳表示,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具有庞大的市场基数和较强的消费力,消费者对车衣产品的接受程度高。同时,美国车衣市场面临生产效率不足、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纳琳威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然而,制造出海也面临挑战。肖琳提到,新材料设备定制化需求高,海外建厂需要重新设计工艺链。为应对挑战,纳琳威正在加大数字化平台和中试基地的建设力度,以提升柔性生产能力。
肖琳强调,美国只是纳琳威制造出海的第一站,未来公司还将同时探索东南亚、欧美等新兴市场。随着进军海外的步伐加快,纳琳威的海外营收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肖琳表示:“品牌出海不仅是产品的输出,更是技术标准与产业链能力的全球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