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3月16日消息,3月11日,在拓烯科技(衢州)有限公司的浙江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化研究院内,一支科研团队正忙碌于关键材料的稳定性研究。他们利用材料基因工程数据库,成功构建了聚合物光学性能与机械强度的精确关联模型,为新一代特种环烯烃材料的性能提升奠定了科学基础。
自2022年浙江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化研究院成立以来,已迅速搭建起国内首个具备全流程研发能力的高端聚烯烃合成平台。该平台汇聚了来自全球化工巨头、跨国工程技术企业及国际知名高校的顶尖人才,共同打造出SOOC、TOPC、TOPM及HPMP四大核心产品系列。目前,研究院已自主研发了20余套模试装置,其中环烯烃单体及其光学级共聚物技术经专家鉴定,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拓烯科技研发中心总经理郭松介绍,团队在催化剂技术、单体连续制备工艺、连续溶液聚合工艺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超过110项,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特别是新开发的大尺寸自由曲面镜用环烯烃共聚物材料,已成功应用于智能汽车领域;而医用环烯烃共聚物材料则打破了国外在预灌封注射器领域的垄断,相关研发成果更是入选了浙江省的重大研发计划。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与拓烯研究院相邻的衢州动力电池和储能研究院成果孵化基地,正在加速推进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该基地集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于一体,配备了4条专业的电池孵化线,覆盖了高比能电池、聚合物固态电池、硫化物固态电池及电极材料制备合成等多个领域,为新能源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近年来,智造新城通过“政府引导、院校支撑、企业主体”的模式,打造了一系列高端科创平台,形成了完善的创新生态链。2024年,智造新城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668人,并推动拓烯科技等企业与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智造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创平台的“1448”体系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通过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建设高能级平台、打造科创服务体系,加速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业孵化的创新链条。未来,智造新城有望成为长三角地区新材料产业的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