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3月28日消息,在法兰克福,一场由巴斯夫、Sto与ABG三大行业巨头联手推动的建筑革命正在悄然上演。他们将废弃的泡沫包装变废为宝,使其成为守护家庭温暖的环保建材,而这仅仅使用了10%的再生材料。那么,这场革命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绿色奥秘呢?
曾经被弃之如敝履的EPS泡沫,如今却成了建筑领域的“黄金甲”。在德国莱茵-美因地区,一座拥有52户的老旧公寓披上了特殊的“外衣”。这种新型隔热板中,10%的聚苯乙烯(PS)被回收的EPS泡沫所替代。这些曾经被视为“白色污染”的废弃材料,在经过机械回收后,与含石墨的Neopor®颗粒巧妙结合,形成了性能与传统产品不相上下的rEPS板材。这一技术的突破点在于石墨与再生料的双重增效,石墨提升了热反射率,而再生料则减少了原生塑料的使用,且其抗压强度、防火性均与市场标准完全一致,碳足迹却大幅降低。
这场革新的背后,是巴斯夫、Sto与ABG长达数十年的紧密合作。巴斯夫创新研发了Neopor® F5 Mcycled™颗粒,并计划未来整合建筑废料;Sto将再生板材纳入外墙保温系统,致力于提升可持续材料的占比;而ABG作为德国顶级的住宅协会,则以52户的真实改造项目验证了这一技术的可行性。ABG主席Frank Junker表示,工匠们在安装时完全感受不到差异,这充分说明了环保技术可以在不牺牲效率的前提下得以落地。
一块隔热板的改变,带来的不仅仅是暖气费的节省。据欧盟建筑能效报告,建筑供暖占欧洲总能耗的40%。此次改造项目引发了三重连锁反应:住户的冬季暖气费预计下降15-20%;单栋建筑年减碳量相当于种植300棵树;同时,为EPS废料开辟了年处理万吨级的新赛道。更值得一提的是,巴斯夫同步推出的生物基Neopor® BMB材料,已经实现了用可再生原料替代化石燃料,碳足迹再减30%。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随着试点建筑在法兰克福成功通过第一个寒冬的考验,一个更宏大的蓝图正在逐步展开。再生率将从10%升级至20%,再生材料的技术攻关已经启动;废料类型也将从消费后的EPS扩展到建筑工地的边角料;同时,还将推动欧盟再生建材认证标准的更新。
这场由一块隔热板引发的绿色革命,充分印证了一个趋势:在碳中和的赛道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当科技巨头与产业链上下游携手并进时,或许未来某天,我们居住的楼房本身,就是一座用旧楼建造的新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