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4月2日消息,过去一年,在能源转型和市场低迷的双重挑战下,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坚定“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的宏伟目标,加速转型升级,全力推进改革创新,炼化业务在逆境中保持了稳健的经营业绩,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进一步巩固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面对市场需求的波动,中国石油炼化企业灵活应对,原油加工量稳居2亿吨以上,尽管汽柴油收率有所下降,但乙烯、PX产量分别实现了8.1%和31.4%的显著增长。同时,炼油特色产品和航煤产量也分别提升了6.6%和19.2%。值得一提的是,新材料产量连续三年高速增长,突破200万吨大关,“减油增化”“减油增特”战略初见成效,企业的抗冲击和抗风险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在项目建设方面,中国石油炼化企业统筹规划,抢抓机遇,加快推进炼化大项目。吉林石化、广西石化、独山子石化塔里木二期乙烯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蓝海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也正式破土动工。同时,辽西地区炼化企业的绿色环保产业试点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2024年,中国石油完成了55项可研批复,一系列转型升级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为炼化业务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在创新驱动方面,中国石油炼化企业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α-烯烃工业试验取得了积极进展,国内首次实现了气相法聚乙烯工艺生产聚烯烃弹性体(POE)的新突破。此外,炼油、乙烯、PX、尿素等产品的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大幅提升,外供高纯氢量、二氧化碳回收量显著增长,绿电消纳比例也持续提高。
在体制改革方面,中国石油炼化新材料公司事业部制改革稳步推进,化工销售业务管理体制优化调整基本到位,催化剂业务专业化重组等重点改革也取得了顺利进展。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任务按期完成,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