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4 月 19 日消息, 面对美国新一轮加征关税政策的冲击,国内塑料行业多家上市公司迅速作出回应。尽管政策落地细节仍有待明确,众多企业已开启积极探索,力求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寻得破局之道。
富岭股份在近期发布的公告中直言,作为一家以外销为主的企业,美国市场对其至关重要。2023 年及 2024 年上半年,公司来自美国市场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超六成。自 2018 年 6 月起,公司部分产品便被纳入美国加征 25% 关税的清单。2025 年 2 月和 3 月美国再次加税之后,主要美国客户已要求其分担部分新增关税成本。虽然此前富岭股份通过调配美国、印尼和墨西哥生产基地的产能来缓解关税压力,但此次加税力度空前,印尼被加征 32% 关税,若新基地未能如期投产,中国直供产品或被迫降价,短期内盈利空间将被压缩,后续公司将持续评估其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金丹科技也深受影响。4 月 3 日,公司在互动平台透露,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其乳酸及其系列产品出口到美国的关税已高达 50.1%,销售与定价均受到波及。为应对困境,金丹科技制定了系列策略:优化产品结构,推出差异化产品组合以提升附加值;加强成本管控,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采购成本等方式削减开支;积极拓展国外重点市场,加快国际化布局;加大研发创新投入,以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应对市场变化。
同样以外销为主的嘉益股份,境外收入占比长期超八成。面对加征关税,嘉益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凭借全球生产与供应链布局的灵活性,当前生产经营平稳有序。公司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已针对美国市场风险提前规划,在海外产能布局上展开实质性行动。
在关税压力之下,中国塑料产品出口美国的形势愈发严峻。业内人士指出,塑料企业唯有加速创新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积极开拓 “一带一路” 沿线、欧盟、东盟等新兴市场,方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突出重围,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