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4 月 23 日消息, 4 月 23 日清晨,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炼油一部的碳二回收装置区内,工艺工程师吴隆庆正专注地检查关键仪表设备,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在他眼中,这套装置不仅是生产设备,更是资源高效利用与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
据吴隆庆透露,自 2024 年 9 月碳二回收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后,其表现堪称卓越。该装置实现资源的极致利用,真正做到让每滴资源 “颗粒归仓”,既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又大幅削减污染物及二氧化碳排放。今年以来,独山子石化炼油可比综合商品率在中石油炼化企业中持续稳居前列。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这一成绩背后,是多项重点工程与创新管理举措的协同发力。
一季度数据彰显独山子石化的强劲发展势头:加工原油 189.5 万吨,乙烯、尿素、新材料产量分别达 51.96 万吨、22.9 万吨、22.04 万吨,高端产品占比超 63%,多项炼油化工技术经济指标保持领先。新投运的重点项目成为推动生产经营质效提升的核心力量。聚丙烯装置 235 线改造等项目,极大丰富了聚丙烯产品种类、提升产能与生产灵活性;热电厂动力站煤电机组改造延长机组高效运行周期,降低多项能源消耗;炼油能效提升项目让 11 套装置能耗显著下降。
在管理层面,独山子石化秉持 “四精” 理念,深入落实 “六优化一控制” 策略。借助 RTO 信息化系统精准调控生产,实现乙烯装置高产稳产,乙烯日产量连续 6 个月超 4000 吨。创新构建的生产异常管控体系,使生产波动频次下降 33.3%,多项关键装置单耗创近三年同期最优。同时,通过污水回用监控、氮气系统优化等措施,全方位降低能耗与排放。
科技创新同样成为独山子石化的发展引擎。2024 年,企业以气相法工艺在国内首次实现聚烯烃弹性体(POE)量产。今年以来,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增产 POE 等高端产品,一季度 POE 产量突破万吨。未来,独山子石化将围绕 “创新驱动、绿色转型、价值引领” 主线,向着全年生产经营目标稳步迈进,持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