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5月18日消息,近期,全球化工行业正经历着深度调整与变革,多家巨头企业纷纷通过业务出售、关停、裁员及重组等举措,优化战略布局,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5月14日,英力士集团宣布达成一项重要交易,将其旗下的英力士卫生产品业务(INEOS Hygienics)出售给中东家族理财室SKG Capital Partners。随着交易的完成,INEOS Hygienics业务及其团队将正式加入SKG Capital Partners,开启全新的发展阶段。INEOS Hygienics在疫情期间应运而生,现已成长为颇具影响力的家居和个人护理品牌。此次出售不仅为该品牌在快速消费品领域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契机,也使英力士能够更加聚焦于其核心化学品、能源和汽车产品业务。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自2024年以来,英力士已陆续关闭或出售了多项业务,包括英国的一家合成乙醇工厂、复合材料业务以及俄亥俄州的ABS聚合物生产基地等,以实现战略聚焦。
无独有偶,化工行业内的其他巨头也在近期展开了业务调整。5月15日,Sojitz、住友化学和三井化学共同宣布了一项股份购买协议。根据协议,Sojitz将收购日本A & L公司66.5%的股份,预计交易将于2025年7月完成。Nippon A & L自1999年成立以来,在丁苯胶乳和ABS树脂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拥有稳定的客户群。此次收购完成后,Nippon A & L将成为Sojitz的合并子公司,进一步拓展其业务版图。
此外,世索科在5月15日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中透露,为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公司将加快重组和成本节约计划,包括裁员约200人。此前,世索科已决定剥离油气业务和香料及功能化学品业务。与此同时,陶氏也宣布将进一步优化全球产能布局,计划关停三家高成本、高能耗的欧洲工厂,并推迟Path2Zero项目的建设。这一举措是陶氏自2023年以来发起的20多项“资产行动”的延续。
西格里碳素在5月5日宣布,将关闭其位于葡萄牙Lavradio的生产基地。由于近年来纤维产品需求大幅下降,加之全球丙烯酸和碳纤维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导致碳纤维业务部门亏损严重。因此,关闭Lavradio工厂成为势在必行的举措。该工厂的关闭将分阶段进行,预计将于2026年底全面完成。
塞拉尼斯公司也在5月5日发布公告,计划剥离其Micromax®产品组合,并宣布上调工程材料产品价格。此次调价旨在应对产品运输和库存调配成本上升、工厂运营费用增加、贸易法规变动以及原材料价格攀升等多重成本压力。
科腾公司则在5月7日宣布,将对其业务进行战略性调整,退出位于美国俄亥俄州多佛的生产基地,并逐步退出二聚体和聚酰胺生产线。公司将专注于最具影响力和创造最大价值的领域,通过精简运营,将投资重点转向松木化学品的核心资产和创新。
奥升德在4月22日宣布,已向美国德克萨斯州南区破产法院递交申请启动了第十一章重组流程,旨在降低公司资产负债杠杆率,同时继续为全球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在重组过程中,奥升德仍将照常运营,生产发货和产品交付将正常进行。
道达尔能源也在4月22日决定,将于2027年年底永久关闭其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炼油及石化工厂内的一座老旧裂解装置。关闭的直接原因是石化市场竞争激烈以及第三方供应合同到期后未获续签。此外,三井化学位于日本大牟田的年产12万吨TDI装置也计划于2025年5月初停车检修,检修完成后产能将永久性缩减至5万吨/年。
除了上述企业外,壳牌、科思创、利安德巴赛尔、三菱化学、亨斯迈、阿科玛、日本帝人、日本宇部兴产等巨头也在2025年上半年宣布了关停、裁员等措施。这一系列举措表明,全球化工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企业需通过不断调整战略布局以适应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