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7月2日消息,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领域,一项突破性技术正在引发行业变革。美国清洁技术企业Birch Biosciences与能源部下属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酶促塑料回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这项创新有望彻底改变传统塑料回收模式。
与传统机械回收和化学回收工艺相比,新型酶解技术展现出显著优势。该技术能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仅用数小时即可将未经处理的PET塑料完全分解为高纯度单体。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这种生物催化工艺不仅大幅降低能耗,其产物纯度更可直接用于食品级包装材料的再生产,突破了再生塑料难以用于食品接触领域的技术瓶颈。
技术细节显示,该平台整合了NREL开发的专利提纯工艺,可高效回收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MEG)两种关键单体。测试数据表明,其单体回收率超过90%,且无需传统工艺必需的预清洗、分拣等繁琐工序。Birch Biosciences首席执行官Johan Kers博士强调,这种"一站式"处理能力将显著降低运营成本,使规模化回收成为可能。
目前,该技术已获得包括DARPA、美国能源部在内的多家权威机构资金支持。企业正在加速构建商业化回收系统,除PET外,其技术路线还可拓展至聚氨酯等多种塑料品类。行业专家指出,这种"生物精炼"模式若能实现规模化应用,将推动塑料产业真正迈入循环经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