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9月6日消息,福建松溪县闽松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了废旧纺织品再生涤纶短纤的引领者。他们在废旧服装的再利用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将“负担”变成了“财富”。
在该公司的生产厂区里,每天都有大量的大卡车将废旧服装下脚料倾卸到原材料加工车间。工人们有序地进行分拣和处理。这些废旧服装经过工人的巧手分拣,被运送到生产车间。在那里,他们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包括撕碎、热融、纺丝、成条、牵伸、烘干、切断和打包,最终转化为了高质量的涤纶短纤。
据了解,公司每天处理和加工约300吨废旧纺织品,而在旺季时,这个数字可以达到上千吨。闽松纤维生产部负责人杨春堂自豪地表示,公司每天生产280吨涤纶短纤,这些产品被运往河北、山东、江苏等地。该公司总部位于江苏,于2020年在松溪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工厂,是福建省首家废旧纺织品再生涤纶短纤生产企业。
为了实现无害化处理废旧服装下脚料,公司投入了大约600元的费用。这本来是服装生产企业的负担,但闽松纤维却成功将这一负担转化为了财富。通过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他们改进了生产工艺,直接将碎布分解加工成为涤纶短纤,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杨春堂表示:“利用服装下脚料做生产原料,每吨成本可节省500元以上,这让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颇具竞争力。”
除了高性价比,闽松纤维产品的多样化也是一大亮点。公司现有三条生产线,分别生产不同型号的涤纶短纤和塑钢带(切片)。毛型涤纶短纤可进一步加工成地毯,而纤维直径较细的棉型涤纶短纤可用于纺织品加工,塑钢带则广泛用于包装材料生产。今年,公司还成功研发出有色涤纶短纤技术,进一步扩展了产品线。
福建闽松纤维科技有限公司不仅注重科技创新,还积极与高校如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合作,不断推陈出新。他们计划新建12条再生涤纶短纤生产线和1条有色涤纶长丝生产线,以进一步提高产能。这些生产线将入驻松溪县郑墩镇三和园C区。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到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将初步建立,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目标达到200万吨。福建闽松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文忠表示,公司的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已达8万吨,随着厂房建设和生产线扩增,他们有望在2025年达到60万吨的产量。他还强调了松溪县的优越营商环境和政府的支持,鼓励更多关联企业加入他们,共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实现品牌效应。
在闽松纤维的带领下,福建常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也已入驻松溪经济开发区,正快速推进设备安装。他们计划新建5条涤纶短纤生产线,预计将年产18万吨涤纶短纤产品,产值达7亿元。这一系列举措将进一步推动废旧纺织品再生产业的发展,为环保事业和经济增长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