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6月25日消息,全球乙烯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预计到2050年,全球乙烯产能将激增50%,达到3.4亿吨。然而,这一行业的迅速扩张也带来了碳排放的严峻挑战。乙烯生产过程中的蒸汽裂解技术,是一个高能耗且碳排放密集的环节,每生产一吨乙烯竟会排放约1.2吨二氧化碳,占全球石化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近13%。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为应对这一挑战,全球乙烯行业已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为实现这一目标,行业内正在积极探索和投资新技术。其中包括优化现有生产工艺、研究电气化等替代能源,甚至在一些地区,正在尝试使用可再生原料如塑料废弃物来替代传统的石油或天然气。同时,碳捕获技术和新的低排放裂解技术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中。
然而,这些新技术和方案的实施都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技术规模化、经济可行性以及明确政策的缺乏。为了克服这些障碍,政府、投资者和研究人员等关键行业参与者需共同努力。政府在这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可以通过实施碳税、设定能源目标和制定新的能效法规来鼓励和引导行业投资。
此外,随着全球乙烯市场的增长,碳价格对蒸汽裂解成本的影响也日益显著。据预测,到2030年,若全球平均碳价格提升至100美元/吨,乙烯生产成本将增加近70美元/吨。但这一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均匀,会受到多种区域因素的影响,包括当地市场条件、替代原料的可及性、碳捕获基础设施的应用以及地方政策和碳抵消机制等。
在此背景下,欧洲的蒸汽裂解厂面临的压力最大。尽管其排放强度与中东和北美相当,但欧洲的碳定价政策却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政策之一。这使得欧洲的乙烯生产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可能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