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配色全流程解析:前期准备与实战技巧

   时间:2025-05-22 来源:色母粒产业网发表评论

【色母粒产业网】5月22日消息,在塑料制品的配色工作中,前期准备与实际操作过程均需严谨细致,以确保最终产品颜色符合客户要求。以下是对配色流程的详细梳理。

在配色前期,配色人员需对标准样件进行细致观察。首先,在标准光源箱下,利用不同光源条件检验标样颜色是否存在变化,以预防同色异谱现象。若颜色有变化,需提前与客户协商确定比对光源。同时,标样的表面情况,如光泽度、皮纹粗细等,也是配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它们直接关系到标样与色板间颜色匹配的准确性。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在比对颜色时,需确保标样与色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保持适当距离并垂直观察,以消除视觉误差。

客户提供的标样通常有三种途径:销售人员带回、客户邮寄或客户直接到场。对于直接到场的客户,可现场沟通制品用途及特殊要求,如室外塑料制品需考虑颜料耐候性,注塑成型温度需考虑颜料耐热性等。对于前两种途径,需及时与客户联系,明确具体要求。

进入配色过程,配色人员需利用两种或以上颜料或染料组合,以实现与原始标准颜色相近的视觉效果。塑料配色不仅能赋予塑料制品更多功能,还需满足应用要求。配色过程中,树脂基色、分散剂、颜料是三大关键因素,同时色板与标样间的光泽、皮纹等因素也会影响颜色判断。

配色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确认比对光源;二是根据标样颜色和基料选择合适的颜料种类;三是针对不同基材慎重选择颜料,避免同色异谱现象;四是注意同一基材不同结构或批次对颜料比例的影响;五是关注材料吸水性、化学稳定性及高温分解产物对颜料的影响;六是注意改性基材中助剂、填料或玻纤的添加对基材底色的改变;七是留意少数颜料稀释后耐温性能降低的情况;八是对于效果颜料配色,需考虑客户使用场合及后续工艺对颜色和表面质量的影响;九是特别注意颜料的补色和色光,以确保目测效果;十是配色过程需仔细全面,完成后需制作小样色粉重新打板确认配方准确性。

目前,配色方法主要以目测为主,仪器配色为辅。对于中大型配色公司,可考虑引入电脑配色以提高效率和优化配方。然而,无论是目测还是电脑配色,都无法做到绝对准确,配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无限接近目标颜色的模拟过程。当配方中涉及荧光类颜料时,目测和电脑配色均面临挑战,需综合考虑光源和观察者等因素对颜色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关闭
色母粒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1130-365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