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地膜会污染土壤吗?中国农科院最新研究给出答案

   时间:2025-07-03 来源:互联网发表评论

【色母粒产业网】7月3日消息,中国农业科学院最新研究揭示了生物降解地膜在土壤中的微塑料释放规律,为可降解塑料的环境安全性评估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这项发表在《危险材料杂志》的研究首次系统阐明了PBAT地膜在土壤环境中的降解全过程及其生态影响。

研究团队通过180天的土壤培养实验发现,PBAT地膜在降解过程中会经历三个特征性阶段。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在降解初期(0-30天),材料表面开始出现微生物侵蚀现象;进入60-120天的关键释放期后,小于10微米的膜状微塑料达到峰值;而在150-180天的降解后期,微生物作用使得微塑料总量显著减少74.7%。

微生物群落分析显示,不同微生物在降解过程中扮演着各自独特的角色。真菌主要负责物理破碎塑料薄膜,而细菌则通过代谢作用分解微塑料颗粒。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疣微菌群等特定菌种表现出较强的塑料降解能力,其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水平与降解效率呈正相关。

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方面证实了PBAT材料虽然会短期释放微塑料,但最终能被微生物有效降解;另一方面也提示需要优化材料配方,控制微塑料的初始释放量。研究人员建议,可以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如增加特定降解菌种的比例,来加速微塑料的分解过程。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生物降解地膜的环境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开发更环保的农用地膜产品指明了方向。未来,结合微生物调控技术和材料改性工艺,有望实现可降解地膜"既好用又安全"的双重目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关闭
色母粒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1130-365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