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8月5日消息,在距离河北省灵寿县西北二十公里处,一场关于云母矿的深入勘查正在紧张进行中。这里是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的山门口云母矿勘查现场,技术人员们正顶着炎炎烈日,努力探寻着隐藏在大山深处的云母矿矿脉。
作为全国最早开发和利用云母的地区之一,灵寿县的云母开采与加工历史已逾半个世纪,是我国碎云母的集中产地。地质六队自2008年起便对这里的云母矿进行了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并成功发现了80余万吨的云母矿。此次勘查任务是在以往找矿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向矿区深部进行详查。
尽管地质六队是一支拥有丰富找矿经验的专业队伍,但面对这个矿区的特殊条件,他们仍然遇到了不少挑战。由于矿脉走势复杂且标志层面不清晰,野外观察时极易混淆。为了确保矿体圈定的准确性,项目组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对主要矿脉采用“追索法”进行控制,而对一般矿脉则采用加密的“穿越法”进行控制。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在这个方法的基础上,项目组还结合了工作区内的硐采调查工作,确定了各个矿体沿走向、倾向的延深情况。再通过钻探工程施工,对深部矿体进行进一步控制,从而有效保障了提交的控制和推断的矿石资源量的准确性。
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地质修测、勘查线剖面测量、水文地质测量等多项工作,基本摸清了工作区内云母矿脉的分布、规模等地质特征。经过分析,预计该矿区主要矿体在深部仍有较大的储矿找矿空间,有望新增白云母矿物量超过100万吨,从而延续矿山的服务年限十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