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3月7日消息,随着现制饮品行业的迅猛发展,消费者选择增多的同时,一次性塑料包装垃圾问题也日益凸显。据摆脱塑缚发布的报告,中国每年外卖及新茶饮行业的塑料废弃物总量惊人,已达到数十万至数百万吨。近日,在“循环重用杯——餐饮创业新风口”线上分享会上,专家与创业者们共同探讨了循环重用杯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会上,广东省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总工程师傅智健指出,推广循环重用杯是餐饮业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需要包装生产企业、商品生产者、销售者以及消费者共同努力,形成完整的绿色包装体系。而企业开启试点,政策驱动是关键。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摆脱塑缚项目经理丁奕强调,政策“组合拳”将有力推动循环杯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是重要驱动力。国内茶饮企业纷纷上市、出海,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它们开启试点的内在动力。
陶朗集团亚洲区公共事务副总裁常新杰表示,循环模式相比一次性使用模式具有更好的经济成本效益,既环保又经济,值得有关部门推广和科普。PRUNCUP创始人兼CEO韩正喜则认为,提高循环杯的使用便利度是扩大项目规模的关键,如设置租借杯子的机器等。
此外,中国消费者对重复使用模式的认知和接受度也在持续提升。摆脱塑缚的调查报告显示,66%的受访者认可重复使用模式的环保和经济优势。然而,卫生问题仍是部分消费者的担忧点。通过加强科普宣传、优化产品设计以及公开清洗消毒流程,可以有效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和接受度。
值得一提的是,济州岛和丹麦奥胡斯市的循环重用杯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减少一次性塑料垃圾提供了宝贵经验。业界认为,以重用模式为核心的循环杯正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在政策支持、市场创新和公众参与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的现制茶饮行业也有望陆续推广这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