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0月31日消息,芬兰知名废物管理和循环解决方案提供商Fortum Recycling & Waste,在其位于riihimki的工厂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利用废物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CO₂),生产出了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这一创新成果预计将以“plastics born from CO₂”的全新品牌,于2024年11月正式登陆欧洲市场。
在探索从二氧化碳排放中生产生物降解塑料的领域,芬兰及全球多个工业领域已有诸多尝试,但大多聚焦于合成燃料的生产以及碳捕获与存储(CCS)技术。然而,Fortum Recycling & Waste的Carbon2x计划却独树一帜。该计划负责人Tony Rehn自豪地表示:“我们的团队是全球首个成功实现从CO₂排放中生产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团队。这一突破对于推动更可持续的塑料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减轻对化石原料的依赖,并有望基于循环经济模式开辟全新业务领域。”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虽然利用CO₂生产生物降解塑料的技术在中国等多地已实现产业化,但直接从工业尾气中捕获CO₂并用于生产生物降解塑料,Fortum Recycling & Waste可能是全球首例。Rehn进一步指出,捕获的CO₂应当被视为一种新型原料加以利用,而非简单地储存于地下或在使用燃料时重新释放到大气中。从解决未来资源短缺的角度来看,利用捕获的CO₂无疑是一个更加可持续的选择。相较于传统的碳捕获和碳存储技术,碳捕获和碳利用更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Fortum Recycling & Waste的Carbon2x计划自2022年起便开始了碳捕获和利用的试点项目。该计划旨在捕获焚烧不可回收废物过程中产生的CO₂排放,并利用这些排放物生产如可生物降解塑料等可持续产品。Carbon2x计划的宏伟目标是,通过大规模推广这一理念,到2030年使芬兰塑料包装的回收率实现翻番。
Rehn还强调,鉴于塑料在食品包装、消费品制造等领域的不可或缺性,以及其产生的大量废物,塑料生产亟需新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基于CO₂的生物降解塑料为市场提供了一个重要替代品,它不仅具备与传统化石基原始塑料相同的质量性能,还能在食品、化妆品包装、玩具、家用电器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此外,CO₂基生物降解塑料还能像许多其他塑料一样进行回收,从而实现碳循环的闭环。更为难得的是,即使它偶然出现在自然环境中,也能自然分解,不会留下有害的微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