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1月14日消息,塑料餐具行业看似简单,实则内含不少技术含量,其市场潜力也远超常人想象。富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源自浙江台州的32年老牌企业,就凭借塑料餐具远销美加,创造了一年营收22亿元、净利润2.2亿元的佳绩,净利润率高达10%,堪称行业内的佼佼者。如今,这家公司正冲刺A股上市,其估值四年间翻了近10倍,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富岭股份的造富神话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15年,公司就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但股价表现并不理想。2020年,实控人决定私有化退市,当时公司整体市值仅在2.67亿元人民币左右。然而,短短四年后,富岭股份回A股申请IPO,拟融资金额高达6.61亿元,发行后总市值预计将达26.44亿元,实现了估值的飙升。
那么,这背后究竟有何支撑,又面临着哪些困境呢?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首先,从业绩层面来看,富岭股份的营收和盈利水平均实现了显著增长。退市时营收还在10亿级别徘徊,如今已迈入20亿级别,净利润也从几千万元跃升至约2亿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营收大幅增长,但公司的生物降解材料餐饮具销量却保持相对稳定,收入甚至逐年走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策利好对公司业绩和估值的支撑作用。
其次,全球“禁塑令”的实施对富岭股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公司积极向生物降解材料餐饮具领域转型,但转型成效尚未在业绩上充分体现。另一方面,“禁塑令”在全球的实施情况参差不齐,给公司的国际市场业务带来了复杂性。为满足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公司不得不增加生产成本;而在监管不力的市场,传统塑料餐具仍有一定市场空间,这可能会影响公司对环保型餐具的生产和推广积极性。
综上所述,富岭股份虽然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估值增长奇迹,但其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在资本市场的征程上,富岭股份还需继续努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