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达股份“过山车”:员工骤减,业绩暴跌!

   时间:2025-03-23 来源:色母粒产业网发表评论

【色母粒产业网】3月23日消息,在光伏行业深陷寒冬之际,曾经的跨界新锐钧达股份(002865.SZ)正步入艰难时刻。据其2024年年报披露,这家全球第三的电池片出货商业绩遭遇“滑铁卢”,营业收入降至99.52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6.66%,归母净利润更是巨亏5.91亿元,同比暴跌172.47%。

钧达股份向《华夏时报》记者回应称:“2024年,行业处于去产能周期,产业链价格下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了不利影响。”除业绩下滑外,记者还注意到,过去一年,公司员工规模急剧缩减,母公司和子公司领取薪酬的员工总人数减少了5000多人,这一变化犹如过山车般剧烈。

钧达股份的主营业务为光伏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通过采购硅片加工成电池片,再销售给下游组件企业。早年,钧达股份主要从事汽车塑料内外饰件业务,跨界光伏领域时间并不长。2021年9月,钧达股份收购上饶捷泰51%股权,开始涉足光伏行业。2022年,公司逐步剥离原有汽车饰件业务,全面转型为专注于光伏电池业务的企业,并在同年7月进一步收购上饶捷泰剩余49%股权,持续深耕光伏产业。

在转型后的2022年和2023年,钧达股份的业绩表现曾一度亮眼,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15.95亿元和186.57亿元,归母净利润也分别实现了7.17亿元和8.16亿元。然而,与这两年的辉煌相比,2024年钧达股份的经营业绩却急转直下。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财报还显示,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锐减,较去年同期流入减少66.94%。

值得注意的是,钧达股份的利润已连续三个季度亏损,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是1975.41万元、-1.86亿元、-2.51亿元和-1.74亿元。年报中更是明确指出,“公司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业绩“变脸”的背后,政府补助起到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约为1368.34万元、3.36亿元和6.15亿元。若剔除这一因素,公司的实际亏损情况更为严重。年报披露,2024年公司的扣非净利润约为-11.18亿元,同比下降了299.96%。

在员工数量方面,转型光伏业务后,钧达股份的员工数量经历了剧烈波动。年报显示,公司员工主要集中在子公司,2022年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为3361人,2023年激增至8240人,而到了2024年,又骤降至3138人。短短三年内,员工数量增加了近5000人,又迅速减少了5000多人,波动幅度极大。其中,生产人员、行政人员、研发及技术人员的数量变化最为显著。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员工人数的急剧下降可能是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而进行的大规模调整和优化。实际上,一直以专业化自居的钧达股份,其研发人员数量从1348人大幅减少至324人,研发费用也减少了一个多亿,从2023年的3.04亿元降至1.99亿元。对于研发人员数量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钧达股份解释称,公司通过优化组织机构、精简管理流程、提高组织人效,实现了组织效率及管理成本的改善。同时,公司完成了P型向N型技术的全面升级迭代,并持续提升了滁州及淮安生产基地的自动化水平。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关闭
色母粒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1130-365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