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5月23日消息,根据海关最新公布的数据,2024年4月份,中国钛白粉的出口总量达到了14.8万吨。不过,与前一个月相比,这一数字下降了20.0%,同时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减少了6.0%。具体到不同生产工艺的钛白粉,硫酸法钛白粉出口量为11.8万吨,环比下降19.2%;氯化法钛白粉则出口了3.04万吨,环比下降幅度更大,达到了22.3%。在出口目的地方面,印度、印尼、土耳其、巴西和韩国是中国钛白粉出口量最大的五个国家,其中印度以1.8万吨的出口量位居榜首。
近期,国际贸易环境对中国钛白粉行业产生了显著影响。2025年5月10日,印度财政部税收局发布了第12/2025-Customs(ADD)号通报,宣布接受印度商工部在2025年2月12日作出的关于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二氧化钛实施反倾销肯定性终裁的建议。根据这一裁决,中国相关涉案产品将被征收460-681美元/吨的反倾销税,且该措施的有效期长达5年。安徽金量钛白、山东金海钛业、山东祥海钛业以及龙佰集团等企业均受到了这一反倾销措施的影响。
除了印度之外,2025年欧盟和巴西也相继对中国钛白粉加征了关税。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一直是中国钛白粉出口的重要市场之一,2024年印度从中国进口的钛白粉总量高达30.75万吨,占据了中国出口总量的16%。然而,此次反倾销税的征收无疑将对中国钛白粉的出口造成严重冲击。
事实上,从2025年的钛白粉出口数据来看,反倾销措施已经对中国钛白粉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钛白粉出口量为15.84万吨,而到了4月这一数字已经下滑至14.8万吨。尽管2025年1-4月中国钛白粉累计出口量仍实现了0.3%的同比增长,但增速已经明显放缓。特别是4月份的出口量仅为14.8万吨,低于2024年的月均出口量15.85万吨。
面对欧盟、巴西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措施,中国钛白粉企业正积极寻求新的市场机遇。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将目光投向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然而,在终端需求持续疲软以及传统需求淡季即将来临的背景下,国内市场的动能也显得不足。海外出口的下滑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的存量竞争,导致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叠加内需增长乏力,钛白粉行业的供需格局持续失衡。目前,国内金红石型钛白粉的价格已经降至13200-14900元/吨,创下了近5年来的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