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1月20日消息,11月17日,福建中阿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于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完成挂牌仪式,标志着中沙能源合作标志性项目——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进入实质推进阶段。仪式由福建炼化公司副总经理刘江文主持,福建炼化公司董事长、福建中阿炼化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张西国,阿美亚洲公司总裁赛乐·扎伊德共同为新公司揭牌,福建炼化公司总经理赵天星、副总经理洪晓江,福建中阿炼化公司财务总监简信及福建古雷石化公司副总裁陈国栋等出席见证。

作为三方合资组建的大型炼化企业,福建中阿炼化公司股权结构明确,由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持股50%,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全资子公司阿美亚洲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各持股25%。该公司将全面负责古雷炼化二期项目的建设与运营,项目总投资达711亿元,不仅刷新中国石化一次性投资规模纪录,也是福建省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被业界视为构建中沙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的关键载体。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项目化工板块规划的塑料原料生产装置成为塑料行业关注焦点。根据核准公示,项目将新建30万吨/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3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FDPE)、5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3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合计百万吨级聚烯烃产能。这些装置预计2030年全面投产后,将显著增强华东地区高端聚烯烃供应能力,对国内塑料原料市场现有流通格局产生结构性影响。
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是该项目的核心竞争优势。炼油环节将新建1600万吨/年常减压、2×320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等装置,为下游化工生产提供充足原料;化工环节以150万吨/年蒸汽裂解装置为核心,延伸建设丁二烯、丙烯腈、30万吨/年管式法EVA等高附加值产品装置。这种"油头化尾"的产业模式可实现资源梯级利用,有效降低单位产品能耗与成本,为下游塑料加工企业提供更稳定的原料保障。
原料供应稳定性方面获得重要支撑。沙特阿美下游总裁穆罕默德·卡塔尼此前明确表示,沙特阿美计划每日向中国供应100多万桶原油,加速推进"油转化"战略。这一承诺为古雷二期项目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原油来源,有助于缓解国际油价波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保障项目持续稳定运行,也为东南沿海塑料产业集群提供可靠的原料供应链。
该项目的落地将为塑料行业带来多重发展机遇。在供应格局上,华东地区聚烯烃产能大幅提升有望改变当前"北料南运"的物流格局;产业协同方面,超大型炼化项目将吸引下游塑料加工、改性材料等配套产业集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产品结构上,EVA、丙烯腈等高端材料的产能补充,将推动国内塑料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升级;成本控制层面,规模效应与一体化优势叠加,有望降低区域塑料原料整体采购成本。
作为古雷石化基地继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后的又一中沙重大合作项目,古雷炼化二期将与现有产业形成互补联动。据古雷石化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投产后可与一期项目实现原料互供,如一期生产的甲烷可反哺二期,二期产出的轻石脑油等可供给一期,进一步提升园区整体资源利用效率。业内专家预测,仅项目150万吨/年乙烯装置就将带动中下游产业近2000亿元投资,对福建打造石化化工万亿支柱产业及周边地区塑料加工产业升级形成强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