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 2 万吨聚醚胺、3 万吨光学材料项目,试生产!

   时间:2025-08-04 来源:色母粒产业网发表评论

【色母粒产业网】8 月 4 日消息,近日,阿科力科技(潜江)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年产 2 万吨聚醚胺、3 万吨光学材料项目正处于试生产阶段,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工人们各自坚守岗位,忙碌且有序。

这个总投资达 10.5 亿元的项目,主要专注于聚醚、聚醚胺、环烯烃单体等合成材料的生产。项目建成后,将成功打破国外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垄断,实现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的国产化突破。公司电气工程师董洢安介绍:“高耐热树脂装置、改性环氧树脂生产车间已完成设备安装,氢气、氮气管道对接工作也已就绪,试生产正在稳步推进。” 据了解,该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到 17 亿元。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阿科力的主营业务为聚醚胺、光学级聚合物材料用树脂、高透光材料等化工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从成功打破聚醚胺连续化生产技术垄断,到历经 11 年的研发历程,实现 COC(环烯烃共聚物)材料的本土化突破,朱学军始终坚守着 “科技创新虽难获暴利,却能赋予企业永续生命力” 的经营哲学,并带领团队凭借超前的战略眼光,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不断深耕细作。

2014 年,朱学军在调研中发现,国内高端光学镜头、医药包装所需的 COC 材料 100% 依赖从日本瑞翁、三井化学进口,“一颗手机镜头的 COC 成本占比达到 20%,但我们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利润被国外企业拿走”。他当即决定投入研发,即便在当时,国内连 COC 单体合成技术都处于空白状态。朱学军感慨道:“最初的 3 年里,仅光催化剂筛选就做了 200 多次实验,甚至连设备厂商都劝我们放弃。”

从生产工艺来看,COC 聚合物是环烯烃单体与其他烯烃共聚而成的一系列高分子产品。在工程上,成套工艺技术的本土化试验需要经验的积累,终端产品的应用开发也需要上下游的配合,这些都构成了工艺上的难点。

2025 年 6 月 30 日晚间,阿科力发布公告称,公司年产 2 万吨脂肪胺扩建项目与年产 1 万吨高透光材料新建项目(二期,年产 5000 吨高透光材料)顺利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审,正式进入生产阶段,且已成功产出合格产品。其中,备受市场关注的高透光材料正是公司苦心钻研多年的环烯烃共聚物(COC),其规划产能将达到 2 万吨 / 年。

阿科力在 COC 领域的突破并非一帆风顺。朱学军坦言:“直到今年 5 月,公司 COC 测试中还存在微黄现象和批次稳定性问题。这个材料的研发链条太长,从单体到下游认证需要全产业链的配合,我们用了 11 年时间,相当于重走了日本企业 20 年的路。”

据测算,2025 年国内 COC 需求将超过 2 万吨,而阿科力规划在 2026 年建设的产能达 1.2 万吨。朱学军分析:“目前一些大客户已完成认证,他们急需第二供应商来打破垄断。COC 在 HUD(抬头显示)、电容器薄膜等领域的增量需求,将带来新的市场空间。比如医药包装认证需要 3 至 5 年,一旦通过就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这种排他性正是阿科力要抓住的红利。”

目前,阿科力正在持续攻坚高透光材料环烯烃聚合物(COC/COP)。作为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环烯烃聚合物广泛应用于光学镜头、HUD 抬头显示、药品包装等领域,而其主要产能目前均集中在国外。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关闭
色母粒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1130-365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