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1月18日消息,新疆中泰聚酯纤维材料有限公司(下称"中泰聚酯公司")25万吨/年直纺涤纶长丝项目已完成全部审批流程,正式迈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作为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一级子公司,中泰聚酯此次投建的项目总投资达17.14亿元,将引进国际领先的涤纶长丝生产设备,投产后不仅能大幅提升企业在该领域的产能量级与市场话语权,更将填补新疆巴州地区涤纶化纤长丝材料的产能空缺,与当地既有的涤纶短纤产能构建起协同发展的产业新生态。

回溯产业布局脉络,中泰集团在聚酯化纤领域的布局已形成梯次推进态势。去年4月,集团旗下新疆库尔勒中泰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5万吨聚酯短纤项目顺利投产,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国西北地区最大涤纶短纤维生产基地正式落成,成功补齐了西北地区涤纶短纤维的市场空白。该项目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产能补充上,更通过延长PTA项目产业链,有效承接了下游棉纺及混纺企业的原料需求,为新疆"炼化纺"全产业链的完善奠定了关键一环。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近年来中泰集团通过多元合作模式持续拓展产业边界,先后与库尔勒中泰纺织(原新疆富丽达)、利华集团、美克化工、新疆中昆化工等疆内民营企业,以及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等央企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领域实现产业链延伸。在此过程中,年产120万吨PTA、25万吨聚酯短纤等重点项目相继落地,成功填补了新疆聚酯化纤原料的供给缺口。
目前,中泰集团已构建起多维度的产业链矩阵,通过与区内企业协同合作,先后打通"煤-电-石灰石-电石-PVC-工程、医用塑料""煤-电-盐-碱-粘胶-纱线-织布-成衣""棉花种植-纺-织-染-整-服"三条全产业链。同时,联合疆内企业打造的"原油-PX-PTA-聚酯-混纺""天然气/电石-乙炔-BDO-PTMEG-PU、PBT/PBAT工程塑料和可降解材料"等产业链条,正推动氯碱、热电、上游原料、下游粘胶纤维与纺织产业集群实现耦合发展、循环互补的新格局。
这一系列产业布局不仅完善了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供应链体系,更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就业拉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随着各类项目的逐步投产,将进一步促进新疆纺织服装产业规模化发展,为当地就业市场提供稳定支撑,助力实现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重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