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1月11日消息,中石油广西石化公司生产四部近日宣布圆满完成2023年聚丙烯新产品LHM17的规模化生产任务,总计生产4216.425吨产品。
今年4月,该公司首次开发试生产LHM17,至今已经累计生产了7995.9吨,为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注入了新动力,为聚丙烯装置提质增效开创了新局面。
在9月至10月间,聚丙烯装置在进行牌号切换时遇到了一系列温度点跃升的“热点”问题,对牌号切换的稳定性和装置的长周期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公司组织了技术人员和操作骨干展开攻关,查阅多年的切换操作记录数据,与Grace公司、中石油四川石化、中化泉州同行进行多次技术探讨。最终,在10月19日和27日的两次牌号切换中采用了衰减切换法,成功平稳完成切换过程,成功攻克了技术难题。
为解决LHM17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由于其熔融指数较常规产品高出5倍左右,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高细粉含量的问题。为此,炼油四部组织管理、技术、操作人员齐心协力,优化了生产操作,稳定控制了反应负荷、温度、压力、组分浓度、冷凝含量等参数。经过不懈努力,10月生产LHM17期间平均细粉含量比之前4-5月的生产期间降低了26.6%,取得了显著的攻关成果。
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公司通过总结前两次试生产经验,优化了操作,并提前使用了新的丙烯一级干燥塔和丙烯脱硫塔。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了APC先进控制系统,稳定控制了氢气加入量和氢气丙烯比、铝硅比、铝钛比等工艺参数。10月份量产LHM17时,产品的熔融指数数据更加稳定,其他技术指标也更加优良,同时切换过渡料产生291.8吨,比之前每次切换生产LHM17的平均过渡料量降低了20.4%,有效提高了装置的经济效益。
未来,炼油四部表示将根据聚丙烯市场需求,积极进行中熔融指数注塑料的技术储备和攻关工作,助力公司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