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3月1日消息,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李苏华教授课题组与宿迁联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宣布,在可降解塑料关键单体合成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并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据悉,此次转化金额高达600万元,并且还有生产提成,有望对可降解塑料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自2021年国家实施严格的“限塑令”以来,可降解塑料已成为市场上的热门话题。然而,由于部分可降解塑料及其单体的成本和产能问题,该政策的普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在这一背景下,李苏华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显得尤为重要。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丁二酸二甲酯是可降解塑料PBS的关键单体,其还原产物丁二醇也是PBS和PBAT的关键单体。然而,目前丁二酸二甲酯的制备工艺存在步骤长、反应选择性不佳以及成本较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李苏华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从乙烯、一氧化碳、甲醇、氧气等原料一步高效、绿色制备丁二酸二甲酯的新方法。
该方法不仅原料产能大、价格低廉,而且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此外,丁二酸二甲酯还可以利用已知工艺还原制备丁二醇,从而实现两个关键单体的大规模、低成本生产。这一技术的成功实施有望进一步降低可降解塑料的成本,促进其在大规模推广应用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国家的“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此次中山大学与宿迁联盛科技的合作不仅展示了科研与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也为可降解塑料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进行,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创新成果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