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6月25日消息,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我国聚乙烯的进口量为101.91万吨,相较于上月下降了6.79%,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微降了1.54%。尽管单月进口量有所下滑,但2024年1月至5月的聚乙烯累计进口量却呈现出上涨趋势,达到553.26万吨,同比增长了5.44%。
进一步分析5月份的进口数据,我们发现各类聚乙烯产品的进口量均出现了环比下降。具体来说,低密度聚乙烯(LDPE)进口量为21.17万吨,环比下降8.08%,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为18.23%;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口量为44.1万吨,环比微降2.69%,但同比却大幅增长了20.52%;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进口量为36.64万吨,环比下降10.61%,同比下降10.68%。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5月份聚乙烯进口量的减少主要受到集装箱港口运力紧张、海运费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聚乙烯进口成本增加。此外,海外部分装置检修,进口资源收紧,外盘资源货少价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进口商的操作积极性。
在进口来源国方面,5月份美国以17.89万吨的进口量位居榜首,占据了18%的市场份额。阿联酋超越沙特阿拉伯,以16.46万吨的进口量跃居至第二位,占比16%。沙特阿拉伯则退居至第三位,进口量为15.09万吨,占比15%。其余的主要进口来源国包括韩国、新加坡、伊朗、泰国、卡塔尔、俄罗斯和马来西亚。值得注意的是,与4月份相比,马来西亚的进口量超越加拿大,成功跻身至前十位。同时,来自美国的进口占比有所下降,而来自东南亚的进口占比则有所提升。
在进口收货地方面,浙江省以26.16万吨的进口量继续稳居第一位,占总进口量的26%。上海市和广东省分别以20.54万吨和16.43万吨的进口量位列第二和第三位。山东省和江苏省的进口量也分别达到14.15万吨和6.34万吨。与上月相比,浙江省、山东省、江苏省和广东省的进口量均有所下滑,而上海市的进口量则环比有所提升。
最后,在进口贸易方式方面,一般贸易仍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达到80%,较4月份提升了1个百分点。进料加工贸易占比保持在11%,与4月份持平。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占比则为8%,较4月份下降了1个百分点。其他如来料加工贸易、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口货物以及边境小额贸易等货物的占比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