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7月24日消息,随着高温和汛期的到来,中国聚乙烯市场正迎来传统的需求淡季。7月份,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导致电力需求激增,部分区域电力供应出现紧张状况。尽管如此,目前尚未有消息显示华南和华东等塑料加工企业聚集地开始实施限电措施。
据市场分析师预测,受补货需求和节日效应推动,聚乙烯需求有望在8月中下旬开始恢复,并在9月份进入季节性旺季。特别是农膜和建筑行业,预计将出现明显的需求增长。同时,随着中秋和国庆假期的临近,包装需求也将进一步得到提振。然而,从整体趋势来看,今年中国聚乙烯需求的同比增长预计将有所放缓。
上半年,中国聚乙烯需求增长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是国内消费市场有效内需不足。尽管部分刚需消费表现尚可,如食品和饮料零售额同比增长快于去年同期,但消费者对快消品(如日用品和化妆品)的购买意愿下降,导致相关零售额同比增速放缓。
尽管如此,中国塑料制品行业在今年上半年还是呈现出了复苏态势。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上半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约为3620万吨,同比增长0.5%。值得注意的是,近40%的制品原料来自聚乙烯。与过去两年相比,这一增长趋势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因为此前两年同期的制品产量均出现了负增长。
此外,出口市场的回暖也为塑料制品行业带来了利好。随着欧美经济的复苏和新兴市场贸易机会的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情况有所改善。然而,也有企业反映,自二季度以来,受集装箱运力紧张、海运费上涨等因素影响,订单量有所减少。这些因素预计将为下半年聚乙烯制品的出口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在宏观经济层面,国家统计局7月中旬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GDP增速为4.7%,低于此前一些经济学家和金融机构的预期。受经济增速下行影响,消费者消费意向趋于谨慎,导致电商业绩增长不及预期。今年1-6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59595.9亿元,同比增长8.8%,相较于2023年同期的10.8%增速有所放缓。
展望未来,预计2024年中国聚乙烯需求将增长5%,但增速较去年有所放缓。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在下半年仍面临挑战,政府有望采取进一步措施刺激需求。然而,消费者信心可能在短期内难以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