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8月22日消息,超细碳酸钙的技术指标对其应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粒径、比表面积、晶形以及吸油值等关键因素不容忽视。这些技术指标直接影响超细碳酸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效果。
粒径与比表面积是决定超细碳酸钙质量的基础。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生产过程中的一次粒子平均粒径需控制在0.02~0.1μm范围内。然而,仅仅达到这一粒径要求并不足够,因为一次粒子可能会团聚成较大的二次粒子。因此,需要配合透射电镜观察和比表面积测定,才能更科学地评估超细碳酸钙的微细程度、颗粒晶形及分散状况。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晶形对超细碳酸钙的应用性能同样至关重要。不同用途的超细碳酸钙需要不同晶形的产品。例如,在塑料应用中,立方体或球形的超细碳酸钙因其结构简单、堆集体积小、吸油值低而备受青睐。而在橡胶领域,链锁状的超细碳酸钙因其补强性能最佳而成为首选。
此外,主含量也是评估超细碳酸钙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主含量(氧化钙)在一定范围内不应限制太严,但对有害元素如铁、锰等应严格控制,以避免对制品颜色和树脂老化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吸油值对超细碳酸钙的应用性能同样具有重要影响。高吸油值会导致塑料消耗大量增塑剂,增加涂料和油墨的黏度。因此,在确保粒径和分散性能达标的前提下,降低吸油值是提高超细碳酸钙应用性能的关键。
综上所述,超细碳酸钙的发展应专注于专用化、系列化、多品种化和功能化。针对不同用途,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指标要求,以满足不同行业和用户的需求。因此,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超细碳酸钙专用品种是不切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