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7月17日消息,玩具制造行业正面临材料安全与环保标准的重大考验。作为主流玩具材料的TPR(热塑性橡胶)和TPE(热塑性弹性体),其环保性能直接关系到儿童健康与行业可持续发展,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TPE材料凭借其优异的环保特性正逐渐成为高端玩具的首选。该材料以SEBS为基材,不含邻苯二甲酸酯、双酚A等有害物质,已通过FDA、LFGB等严格认证,在婴儿用品和医疗器材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其耐温范围可达-60℃至135℃,具有耐老化、不易降解等优势,长期使用安全性更有保障。
相比之下,TPR材料虽然同样不含甲苯、甲醛等挥发性有毒物质,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隐患。市场监测发现,部分低价TPR玩具存在使用再生料、塑化剂迁移超标等问题。更有检测数据显示,某些不合格产品的甲苯释放量远超安全限值,主要原因包括使用劣质原材料和不当的表面喷漆工艺。
在认证标准方面,国际通行的ROHS、REACH、EN71-3等基础认证已无法完全满足安全需求。我国最新实施的GB6675-2023标准对TPR玩具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包括12项专项检测。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时应重点核查3C认证、GB6675标准以及EN71认证标识,婴幼儿用品优先选择医疗级TPE材料。
行业专家指出,随着环保意识提升和监管趋严,TPE材料在高端玩具领域的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大。但合规生产的TPR产品仍能满足一般需求,关键在于加强原料管控和生产工艺规范。未来,材料创新与标准升级将共同推动玩具行业向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