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0月18日消息,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动态紧密相连,多个宏观及行业因素正深刻影响着化工产业的发展。
首先,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对国内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期,一线城市房地产销售有所回暖,成为后续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房地产市场的下滑也给地方政府财政带来了挑战。与此同时,GDP平减指数显示国内持续处于通缩状态,货币供应增速回落,市场中流通的资金量仍在减少。
在外部风险方面,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全球大选等不确定性因素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11月5日即将举行的美国大选,其结果将对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在美国大选结果明朗之前,预计中央财政的刺激力度将保持有限。此外,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持续高企,对大宗商品市场造成扰动,新兴市场如印度和东盟的崛起正逐步改变大宗商品的需求版图。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尤其是中国定价的商品,与国内股市将呈现密切相关性。政策对国内商品市场的影响尤为显著,这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同时,历史上的降息周期通常对应全球经济衰退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然而,本轮降息周期有所不同,美联储降息不仅基于对经济衰退的担忧,还对应美国通胀的大幅回落。
在石油市场方面,全球经济增长结构的转变和替代能源的发展正在对石油需求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转向以服务业主导,对石油消费的依赖度逐渐降低。技术和燃油效率的提升,以及能源转型浪潮,都对石油需求构成了威胁。汽油市场方面,全球燃油车销量已达峰,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预计中国汽油需求将在2025年达峰,全球汽油需求则可能在2027年达峰。柴油方面,由于LNG重卡的经济性较好,对柴油的替代趋势持续。航煤需求虽然有所增长,但增幅已明显放缓。
此外,炼油产能扩张的步伐仍未减退,但成品油需求增长乏力,导致炼厂面临产品需求低于疫情前水平的困境。原油供需和价格方面,OPEC+实际产量持续超过计划产量,预示进一步减产的可能性较低。2024年全球原油供应预计将减少,而需求预期增长,油价维持相对区间震荡。2025年,随着OPEC+增产和需求疲软,原油供需预计宽松,油价将面临下行压力。
在NGL市场方面,美国乙烷产量持续增长,供应大量过剩推动出口持续增长。美国基本承担了全球所有乙烷出口市场,并继续扩建乙烷出口设施。预计全球将有大量VLEC新增,美国NGL出口量将持续增长。在丙烯市场方面,东北亚和东南亚市场波动明显,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丙烯产能扩张,进口预计同比减少,韩国仍将是中国的最大进口来源地。
最后,在聚烯烃市场方面,全球聚乙烯和聚丙烯产能持续扩张,特别是东北亚地区。国内聚烯烃发展趋势呈现减油增化的特点,以满足化工需求增长。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影响成品油需求,可能已于2023年达峰。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小的炼油装置将被淘汰。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动态紧密相连,多个因素正深刻影响着化工产业的发展。未来,随着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化工产业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