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2月9日消息,当今市场上的纺织品大多以视觉和触觉为主要感知方式,其无明显气味的特点使得产品印象较为单一。然而,若能在纺织品中融入嗅觉元素,无疑将为其增添新的魅力。比如,在服装、家纺、汽车内饰等纺织品生产过程中加入香料,打造出散发宜人芳香的织物,不仅能提升产品的独特性,还能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
在传统工艺方面,芳香织物的制备曾采用过浸渍、熏蒸、喷涂等方法。这些方法多利用芳香植物的汁液或含有芳香植物的水直接为织物增添香气,或是借助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将香精吸附后附着于织物表面。但遗憾的是,由于香精分子多由低沸点物质构成,挥发性强且对光、氧敏感,因此传统方法制得的芳香织物难以持久留香。同时,香精与织物间缺乏牢固的结合力,水洗后香气基本消失,无法重复使用。此外,香精分子粒径小,分布不均,易导致局部香味过浓,给人体带来不适。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随着技术的进步,芳香纤维制备法应运而生。该方法在纺丝过程中将芳香母粒添加到纤维中,通过共混纺丝或芯鞘纺丝技术制得芳香纤维,再经捻纱、织造等工序制成芳香织物。这种织物中香料与纤维结合牢固,耐水洗且能缓慢持久释放香气。但芳香纤维法对香料的分解温度要求较高,普通香精难以满足需求,且加工过程中易受酸碱度影响导致香味逸散,生产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工业批量生产。
为解决上述问题,微胶囊芳香整理法逐渐受到关注。该方法利用一种或多种混合材料作为壁材,对易挥发的香精分子进行包覆,形成微米级的微小粒子。这些粒子具有长期储存的优势,能有效隔绝外部干扰,提高香精分子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