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性能有机颜料进口依赖严重,如何破局?

   时间:2025-03-11 来源:色母粒产业网发表评论

【色母粒产业网】3月11日消息,全球有机颜料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2025年,该行业市场规模已攀升至63.5亿美元,且预计将在2030年突破85亿美元大关,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在4.9%。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有机颜料生产国,2024年产量高达26万吨,占据全球总产量的62%,并且连续五年保持全球出口量第一。然而,高端市场仍被海外巨头牢牢把控,中国高性能有机颜料的自给率不足40%,进口依赖问题显著。

在当前市场中,经典有机颜料产能过剩,价格竞争异常激烈,而高性能产品则供需紧平衡,进口依赖度高。技术方面,国内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在高端领域,如汽车金属漆、食品包装颜料等,仍高度依赖DIC、巴斯夫等外资品牌。同时,欧盟REACH法规的升级,限制含重金属颜料的使用,正倒逼行业向水性、生物基产品转型。

全球有机颜料市场竞争格局呈现“欧美主导研发、中日印争夺制造”的三极格局。国际巨头如日本DIC、德国辉柏赫(现由印度苏达山接手)、巴斯夫等,凭借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而中国军团则在中低端市场称王,并努力在高端市场破局,如百合花、七彩化学等国内龙头企业正在不断提升高端产品的占比。此外,印度厂商凭借成本优势正在搅局全球市场。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技术革命正在推动有机颜料行业的环保化与高性能化双轨突破。绿色工艺革新方面,万华化学开发的超临界CO₂萃取技术大幅减少了VOCs排放;生物基颜料方面,百合花联合中科院研发的玉米淀粉基颜料碳足迹显著降低。同时,产品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如七彩化学推出的耐紫外线2000小时不褪色产品,打破了DIC的垄断。

市场需求端也在爆发,新能源汽车、食品包装、电子消费等新兴应用场景井喷,带动了对有机颜料的需求增长。同时,政策端也在发力,国产化与碳中和双轮驱动,为有机颜料行业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然而,行业也面临着原料卡脖子、专利封锁、地缘风险等挑战与风险。钛白粉进口依存度高、价格暴涨,挤压了中小厂商的利润;欧美企业持有高端颜料的大部分专利,中国在汽车效应颜料领域专利占比不足;印度苏达山借RCEP关税优惠低价冲击东南亚市场,中国企业出口份额承压。

展望未来,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中国有机颜料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行业将聚焦循环经济、数字革命、太空经济三大战略机遇,打造千亿生态圈。废旧涂料回收率将提升至85%,再生颜料成本将大幅降低;AI配色系统将研发周期大幅缩短,定制化产品占比将超过50%;耐辐射颜料将满足卫星涂层需求,开启太空经济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关闭
色母粒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1130-365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