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3月26日消息,罗姆集团近日宣布,其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贝城的大规模工业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工厂已成功投产。该工厂采用集团专有的C2路线LiMA生产技术,年产能高达25万吨MMA。相较于传统生产工艺,新技术以乙烯、天然气和甲醇为原料,不仅提高了产品收率,还大幅降低了能耗、水资源浪费和废弃物排放。据悉,贝城工厂将取代罗姆位于路易斯安那州Westwego的年产15万吨MMA工厂,后者计划于今年6月关闭。
罗姆作为全球甲基丙烯酸酯化学品生产的领军企业,其生产基地遍布全球,生产的MERACRYL®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宝克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模塑料,在油漆、涂料、汽车尾灯、医疗产品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MMA的合成方法多样,包括丙酮氰醇法、异丁烯/叔丁醇氧化法、乙烯法和甲醇-醋酸甲酯法等,按照原料碳数不同可分为C1、C2、C3和C4路线。目前,全球MMA生产主要采用ACH和C4路线,其中ACH路线产能占比超五成,C4路线占比超三成。而国内企业主要采用ACH技术路线,占比超过75%。然而,ACH工艺存在高污染、高毒性等问题,因此我国作为全球最大MMA生产国,正加速技术升级,推动绿色化转型。
在环保压力与政策驱动下,MMA产业链正从“线性生产”向“闭环循环”转型,传统工艺的淘汰进程加速。国际领先的MMA供应商如三菱化学、住友化学、可乐丽等都在对其MMA-PMMA产业链进行转型,专注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高端产品。同时,竞争加剧和需求结构变化也对MMA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预计至2030年全球MMA产量将突破500万吨/年,市场需求将向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延伸。对我国而言,加速C2技术商业化、推动高端产品进口替代、应对新材料竞争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