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5 月 8 日消息,在全球饱受塑料污染困扰,循环经济亟待突破的当下,谷歌与材料科学领域巨头陶氏公司携手,开展了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合作,力求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攻克薄膜和软包装塑料回收的技术难关。这一合作预计每年能够处理多达 7 万吨以往难以回收的塑料废弃物,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软包装在日常消费品领域应用广泛,像麦片、宠物食品、薯片等的包装都属于软包装范畴。然而,软包装多由多层塑料、金属薄膜或纸张复合而成,结构复杂。传统的回收手段在处理这类塑料时面临诸多挑战,美国的路边回收项目大多不接收软包装塑料,导致其回收率极低,仅有不到 5%,约 95% 的软包装塑料最终被填埋或焚烧,塑料回收形势严峻。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谷歌旗下的创新实验室 X(“登月工厂”)在循环经济领域发起了 “登月计划”,旨在解决软包装塑料回收难题。该计划依托谷歌构建的庞大塑料数据库,运用机器学习与分子视觉技术,训练 AI 系统,使其能够在毫秒级的时间内识别塑料包装的分子组成,并实现高精度的分类。陶氏公司凭借自身强大的材料科学能力,为这一 AI 系统提供了关键支持。目前,双方的合作已取得概念验证阶段的技术突破,AI 不仅可以准确识别复杂材料的种类,还能预测其成分比例,为回收中心实现自动分拣以及生产高质量再生原料带来了新的希望。
目前,该 AI 系统已在美国俄勒冈州的一个回收试点项目中投入测试。传感器与 AI 算法相结合,实现了对塑料流的分子级实时识别和分拣,大幅提升了回收的效率和准确率。陶氏公司通过旗下的 Pack Studios 提供实际材料样本和应用数据,助力优化 AI 算法,增强其实际应用能力。此外,陶氏公司此前收购了塑料回收公司 Circulus,进一步提升了在回收基础设施方面的影响力,为 AI 系统的实际应用筑牢了根基。
陶氏包装和特种塑料全球可持续发展总监张涵表示:“将陶氏深厚的材料科学积累与谷歌先进的 AI 技术相结合,我们有信心彻底革新塑料回收方式。” 谷歌 X 实验室也表示,对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果感到振奋,未来几个月将与陶氏公司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 AI 系统的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实现软塑料回收的真正闭环循环,为解决全球塑料污染问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