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7月14日消息,欧洲光伏材料专利领域迎来重大裁决。欧洲专利局(EPO)近日作出终审判决,宣布日本三井化学关于太阳能电池封装用聚烯烃弹性体(POE)胶膜的专利无效,奥地利北欧化工在此次专利纠纷中最终胜诉。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此次专利纠纷的核心争议点在于"现有技术"的认定标准。三井化学此前获得授权的EP2626911B1专利,涉及名为ENGAGE® 8400的POE封装材料。北欧化工提出异议,认为在专利申请前市场上已有类似产品公开销售。经过长达7年的法律程序,EPO最终认定北欧化工的Quenty品牌POE材料构成现有技术,宣告三井化学专利无效。
这一裁决对化工行业专利布局具有深远影响。判决明确指出,即使产品成分难以通过逆向工程破解,只要在专利申请日前已公开销售,就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一标准打破了材料化学领域"配方保密即安全"的传统认知,要求企业必须更加审慎地规划研发成果的公开与专利申请节奏。
北欧化工的Quenty系列POE材料作为光伏组件关键封装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粘接性能,能有效保护太阳能电池免受环境侵蚀。此次胜诉确保了该公司在欧洲市场的持续供应能力,巩固了其在可再生能源材料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全球光伏装机容量持续增长,高性能封装材料的技术竞争日趋激烈。此次裁决将促使企业重新评估专利战略,特别是在配方复杂的功能性材料领域。未来,化工企业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研发成果管理体系,平衡技术保密与专利保护的关系,避免陷入类似的专利纠纷。
值得注意的是,北欧化工在创新研发方面表现突出,2024年提交了121项优先专利申请,公司专利总量已达12,300项。此次胜诉进一步彰显了其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此次裁决也为中国化工企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在拓展欧洲市场过程中,企业需深入了解当地专利法规,建立前瞻性的知识产权战略,既要防范侵权风险,也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